安信10注册_安信10娱乐平台招商【首页】hwdn521.net
安信10注册_安信10娱乐平台招商【首页】hwdn521.net
申万宏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1-24 01:33    文字:【】【】【

  报告期内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强化,推进资本市场系统性制度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向好。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标志着注册制改革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转融通新规发布,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基础交易制度,优化转融通机制,促进市场多空平衡;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健全私募基金监管基础性法规制度,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发布,贯彻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促进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业务创新。以全面注册制为起点,资本市场进入改革创新发展新阶段,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进入实施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将持续扩容,市场生态逐步改善,推动证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受益于中国迅速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中国证券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呈现出行业集中度提高、重资产与轻资产业务并重等发展特征。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强化,证券公司持续改革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大型券商凭借较强的资本实力、综合的业务结构、领先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的风险控制,行业呈现集中度提升态势;中小券商则在寻求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有望形成未来大型头部券商和精品中小券商差异化共存格局,共同服务于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大有可为,证券行业在金融科技资金和人力投入方面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中国证券业协会印发《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推动行业从业人员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增强,科技治理能力提升,信息系统架构掌控能力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大。券商通过加强金融科技平台的建设,进行智能投顾、智能交易、智能运营等多方面运用,全面提升业务效率、降低业务成本、提升风险管理水平。2023年资本市场维持“零容忍”“严监管”态势,报告期内中国证监会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监管,持续加强市场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做好对量化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跟踪分析,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切实维护良性健康的市场秩序和生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构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为核心的证券行业文化理念,持续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见证了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市场周期变化,确立了在中国证券行业内历史悠久、多方位、高质量的领先地位,公司充分利用“投资控股集团+证券子公司”的双层架构优势,坚持稳健经营,严控风险,围绕企业金融、个人金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等客户需求,不断丰富证券业务领域、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快各类业务协同、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投资模式,全力打造综合金融服务闭环。公司是一家以资本市场为依托、以证券业务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依托“投资控股集团+证券子公司”的双层架构,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经营发展模式。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企业金融、个人金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四个板块。公司的企业金融业务由投资银行业务和本金投资业务组成。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股票承销保荐、债券承销及财务顾问等服务;本金投资业务主要从事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和债权投资。公司的个人金融业务覆盖个人及非专业机构投资者全方位的需要,通过线)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融资、金融产品销售和投资顾问等服务。公司的机构服务包括为专业机构客户提供主经纪商服务与研究咨询等服务;此外,公司也从事FICC、权益类及权益挂钩类证券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向机构客户提供销售、交易、对冲及场外衍生品服务。公司依照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统筹推进各个业务板块协调发展,积极打造以证券业务为核心的投资控股集团,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拥有强大的股东优势,资本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广泛,客户资源丰富,网点分布全面,经营业绩良好,综合竞争力位于证券行业前列。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证券业务发展和转型创新,并围绕证券业务积极拓展投资业务,持续巩固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健全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证券业务产品线和服务线,充分发挥牌照齐全和业务能力领先优势,发展势头良好,行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公司围绕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务积极拓展投资布局,推进证券业务与投资业务的高效协同发展。公司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建立东西联动、资源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在上海和新疆等传统优势地区广泛布局,深入挖掘上海“两个中心”和自贸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对接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华中、大西南等地区的前瞻布局,进一步打造重要区域增长极。公司高度重视依法合规经营和内部控制建设,建立了全面、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集团化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风险政策,优化风险识别和应对,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申万宏源证券000562)的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业务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公司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障。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适用的用人环境,持续完善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发展体系,促进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共享,为员工长期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持久坚实的职业保障。2023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始终立足国有金融企业发展定位,全面落实金融“三大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人民发展需要、实体经济需要,将为实体经济、为资本市场、为广大居民提供专业高效的中介服务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上半年在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的大背景下,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主责主业、优化业务布局、改革体制机制、把握发展机遇、防范发展风险,推动自身业务发展融入我国经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之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力提升轻资本业务竞争力;优化资产配置效能,提升重资本业务稳定回报能力,厚植公司发展韧性,全面实现业务的稳步发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人民币122.40亿元,同比下降4.5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7.48亿元,同比增长11.48%;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15元/股,同比增长15.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5%,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申万宏源集团旗下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期货等类型子公司,业务涵盖企业金融、个人金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四大板块,公司持续构建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投资与金融服务全产业链,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金融业务以企业客户为对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和本金投资业务。其中: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财务顾问等;本金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其他投资等。报告期内,公司企业金融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2.14亿元,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08亿元,本金投资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06亿元。个人金融业务主要涵盖证券经纪、期货经纪、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融资以及金融产品销售等。2023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涨跌互现,上证综指上涨3.65%、深证成指上涨0.10%、创业板指下跌5.61%,市场交投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沪深两市上半年成交额人民币111.24万亿元,同比减少2.60%。(,2023)报告期内,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长,证券公司不断优化客户渠道、深挖客户需求、实施客户分层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持续转型;积极提升资产配置与增值能力,打造买方投顾品牌,塑造财富管理业务核心竞争力;财富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证券行业的融合不断发展,金融科技逐渐成为推动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报告期内,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精”,聚焦代理、稳定基础,加大获客引资力度,深耕金融科技赋能特别是分支机构赋能,不断提高投顾综合服务能力,全面组织开展特色营销。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强化智能应用,积极转型买方投顾,持续整合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推动经纪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证券客户托管资产达到人民币4.02万亿元,行业排名靠前;实现代理买卖业务净收入人民币15.16亿元;客户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9.50%,其中新增客户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5.60%,渠道赋能能力增强,新开户数量显著增长。ESOP股权激励累计服务上市公司30家,激励对象超7,500名。与此同时,公司证券经纪业务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赋能力度,深入推进系统平台建设,大赢家APP稳定运行,着力实现客户和业务发展需求,满足业务发展。全新打造的新一代移动终端申财有道APP已进入产线验证阶段,融合云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涵盖股票、债券、理财的全方位多层次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快速洞悉市场变化、洞察客户需求,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客群提供更广阔、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实现投顾专业能力与客户服务的精准匹配。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顺应行业大财富管理趋势,继续推动以资产配置与增值、投顾服务、金融科技为抓手的财富管理模式转型,构建高质量客群服务核心竞争力,建设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持续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建设,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与服务效2023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好转,消费持续恢复,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需巩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趋于复杂,经济运行风险点增多,资产价格波动将进一步增加。2023年上半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39.51亿手,同比增长29.71%;累计成交额人民币26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0%,期货市场活跃度整体稳定。(中国期货业协会,2023)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子公司申万期货和宏源期货开展期货经纪业务。2023年上半年,申万期货以“夯实基础、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创先争优”为工作重点,以深入推进“一主两翼”业务体系发展、夯实客户基础、提升业务规模及收入为主要抓手,提高对重点区域产业、机构及高净值客户的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各项重点指标提升和重点工作落地。报告期内申万期货灵活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等方式,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扩大服务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及国家大宗商品定价权战略的做市商业务范围及规模,报告期内新增获批2个期货做市商业务资格、1个特殊期货做市商资格;持续深化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的“保险+期货”模式,报告期内先后开展29个“保险+期货”项目和场外期权,覆盖生猪、苹果、棉花等多个农产品,为投保农户收入保障和当地农产品产业振兴贡献力量。宏源期货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不断巩固经纪业务基础,进一步加强重点客户、优质客户开发,优化重点区域分支机构布局,强化线上线下渠道建设,实现日均客户权益人民币137.72亿元,同比增长2.00%,法人客户权益占比65%;优化完善风险管理业务模式,做好粮食、能化等方向期现业务品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手段和业务附加值;积极拓展做市业务,做市品种达到15个。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将持续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高质量发展重资本业务”发展理念,突出以经纪业务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业务体系的功能发挥,围绕目标客群,持续夯实代理业务基本盘,着力提升核心财富管理能力,打造多元的衍生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综合金融业务新模式,推动客户、业务、收入结构转变,提升业务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打造一流期货及衍生品服务商。2023年上半年,A股呈先上涨后持续震荡调整的格局,市场融资融券需求也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截至2023年6月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15,88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2%。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围绕客户需求,持续丰富业务策略,优化完善风控机制,着力优化定价机制,全面推进企业客户、机构客户服务,加快机构两融业务转型,加速推动“融券通1.0”系统功能迭代,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人民币592.91亿元,其中融资业务余额人民币579.61亿元,融券业务余额人民币13.30亿元(按证券公司监管报送口径统计)。公司融资融券存量负债客户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66.49%。随着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公司及时完成转融资和转融券全面市场化系统改造,推动实时券指定券源系统功能上线月,申万宏源证券、申万宏源西部获得首批北交所融资融券业务资格。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专业化客户服务能力、券源开拓能力、金融创新能力,丰富两融业务策略类型,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强调科技赋能,积极推动“融券通”系统迭代优化。进一步完善标的券风险识别及动态管理,促进融资融券业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股票质押业务全市场总体规模稳中有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股票质押市值进一步减少,股票质押市场整体风险随之进一步收敛。报告期内,面对趋稳的市场环境,市场参与各方愈发重视股票质押风险防范,普遍采取“降规模、调结构”的策略,主动调整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定位。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遵循“高质量、小规模、分散化”的业务思路,进一步加强项目风险管理,高质量发展股票质押业务。截止报告期末,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业务余额人民币28.44亿元,较期初下降约38.87%。与此同时,公司股票质押式融资业务坚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为符合标准的服务于国家战略融资项目、中小微融资项目提供绿色通道。2023年下半年展望:公司作为大型券商,资本金充足、业务种类齐全、风险管理能力较强,今后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把股票质押业务作为服务客户的重要工具,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切实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日趋完善,投资品种有序拓宽,居民专业化资产配置需求日益增长,金融产品销售及配置能力成为衡量财富管理业务质量的重要标准。2023年上半年,受市场行情及风格分化影响,基金备案规模持续低迷,较2022年同期继续下滑,财富管理机构投顾化转型不断向纵深发展。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金融产品销售业务。公司金融产品销售包括销售公司自行开发的金融产品及代销第三方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类型涵盖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收益凭证、质押式报价回购及其他金融产品等。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贯彻大财富管理的理念,秉持“金融为民”职责使命,持续推进自有产品能力提升、产品体系完善、产品销售赋能、合规风险防范,通过完善科学化产品研究和评价体系、客户分级服务体系,持续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层次的产品服务。结合财富管理市场变化,提前加码券结产品布局,报告期内实现券结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8倍。与此同时,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上线首款“乡村振兴公益附捐型”本金保证型收益凭证系列产品,并捐赠产品部分收益慈善帮扶“乡村振兴圆梦公益爱心包裹”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金融产品人民币2,453.97亿元,其中:自行开发金融产品人民币2,212.92亿元,代理销售第三方金融产品人民币241.05亿元。质产品的挖掘及筛选,加大引入券结产品;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建设,提升财富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输出能力;全面优化客户服务体系,以个人养老金业务、基金定投为抓手,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和获得感,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进一步实现产品销售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产品保有规模的提升。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包括主经纪商服务、研究咨询、FICC销售及交易、权益类销售及交易和衍生品业务等。报告期内,公司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3.43亿元。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推行,发行、交易机制等资本市场基础功能持续完善,资管新规的全面实施以及场内外衍生品种类日益丰富,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策略和风险对冲手段,机构化、产品化趋势日渐加强,券商客需驱动的机构交易性资本中介业务明显增长。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主经纪商服务业务,包括交易席位租赁、PB系统及基金行政服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机构业务持续完善机构客户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客户覆盖面,加快从佣金业务向资产端服务转型。以提升线下投研服务为抓手持续提升公募、银行、保险、私募等机构客户的综合交易服务能力,打造机构业务全业务链。PB系统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对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重点机构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报告期末客户1,405家,规模约人民币2,629.59亿元。“SWHYMatrix”极速交易平台持续完善功能、优化性能,可为机构客户提供丰富的交易终端系统功能和算法,报告期末公司“SWHYMatrix”极速交易平台接入产品规模达人民币215.08亿元。基金行政服务方面,公司围绕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和运营支持三个方面,搭建对管理人的贴身服务体系,提供产品托管和运营的全周期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增托管私募产品218只,新增私募托管数量在券商托管机构中排名第10名,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随着服务产品数量、规模扩容,服务产品及客户类型的进一步丰富,公司托管业务承载能力、综合服务能力争先进位,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启动,公司将顺应市场改革趋势做好业务转型发展,着力发挥平台驱动作用,利用全牌照优势,加大布局投入,深入研究客户需求,提升机构业务专业化、智能化服务水准,进一步开拓新的客户市场,扩大客户覆盖率,推进机构业务高效高质发展,努力构建更有竞争力的机构生态圈。报告期内,申万研究所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把握市场动向和热点。一是集中资源服务国家战略:①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召开新疆能源发展暨一带一路资本论坛,助力新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会宁生态碳汇乡村振兴项目的植树造林和项目落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②服务国家专精特新战略,持续跟进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提供市场宏观经济解读与政策解读培训。③支持重点战略新兴产业,承办申万宏源2023年航天卫星产业链高端论坛,召开全市场首个人工智能策略会,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和投资机遇。④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承办企业家走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系列活动,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体化;携手浙江省金融业发展促进会启动申万宏源浙江省联合调研,联合证券分公司开展四川高端产业投资调研及武汉光谷资本论坛;联合新疆金融监管局、新疆证监局成功组织新疆地区30余家发债主体走进上交所暨投资者见面会,助力新疆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二是发挥智库实效,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借助在大金融产业领域的研究实力,对地方金融发展建言献策。三是研究成果紧跟市场热点,多元立体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发布二级市场首本大模型白皮书《申万宏源2023AIGC大模型白皮书》,发布《申万新型电力系统白皮书》,连续第六年组织“回乡见闻”系列研究,受到业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研究为本,对内积极协同支持业务条线发展,对外保持卖方研究影响力,聚力抓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决策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2023年上半年,经济修复经历了“先强后弱、结构分化”的走势,在经济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政策保持定力、资金面先紧后松以及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债券利率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93%一度下行至2.60%左右。随着理财规模的逐步企稳,机构配置力量回归,信用利差同样压缩至低位。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FICC销售及交易业务。公司FICC销售及交易业务以传统固收投资交易为依托,着力打造强大的投研平台,从宏观层面出发,通过统一的视角,自上而下分析各类资产的周期轮动,实现基于大类资产配置视角的多品种全覆盖,同时积极向客盘衍生品业务转型,力争打造完善的FICC业务链条。报告期内,公司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稳健开展固收投资,坚持控风险调结构,持续推进业务平稳发展,各项业务取得积极成效。在交易策略上,灵活把握组合交易机会,严格管理信用风险,持续优化资产配置,强化头寸精细管理,优化固收量化模型。积极推进以客盘交易为代表的“轻型化”战略转型,扎实投研与专业服务,稳健开展投顾业务,做大客盘规模,打造标杆产品;做市业务持续扩大业务规模、丰富做市品种;加快套利类策略标的与策略类型的研究开发,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客户能力。积极推进各类业务创新,进一步强化公司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报告期内获首批参与沪深交易所债券做市业务资格,通过积极履行做市商义务,助力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功能、提高定价效率;获取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资质,加速碳排放权业务布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此外,公司切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践行金融服务实体,扎实服务国家战略。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对服务国家科技自强、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投资余额稳步增长,中小微企业投资余额大幅增长;通过开展场外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助力产业链企业有效管理大宗商品价格风险;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创设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不断创新金融指数和投资交易,开展挂钩中债-申万宏源ESG绿色信用债精选指数的TRS交易,挂钩国开行碳中和主题绿色金融债、上清所碳中和债券指数的场外期权交易,将衍生品与绿色金融相结合,不断拓宽碳中和、ESG品类投资交易渠道。债券销售交易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客户资源优势、紧抓市场机会,不断加大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地方政府债、绿色债券等特殊品种债券销售的专业销售优势,帮助地方政府降低财政压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效助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银行间销售业务规模、地方债销售规模均位居市场前列。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FICC业务将持续贯彻“三条盈利曲线”战略思想,巩固以债券多策略为基础的第一盈利曲线,夯实固收投研,持续提升固收自营基本盘盈利能力,加速客盘交易、投资顾问业务在内的第二盈利曲线布局,打造标杆产品,持续做大综合金融服务,并坚持探索多资产多策略的第三盈利曲线,实现组合的大类资产配置,力争获得优异的投资经营业绩。债券销售业务将持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协同为发展方式,转型以传统销售、综合金融服务、客盘销售交易业务为代表的“三大2023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内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工业企业盈利下行、生产扩张意愿不强,房地产市场偏弱,经济修复的节奏有所放缓。市场经历了从“强现实,弱预期”到“弱现实,弱预期”的转变,对应宽基指数基本都呈现出“先上后下”的走势,截至报告期末,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5.43%、0.75%。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等子公司开展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加快业务转型,组合持续盈利能力增强、核心资产稳定性更优。围绕组合资产向“非方向、低波动、绝对回报”转型的改革主线,不断探索“轻型化”“数字化”建设,巩固非方向性改革的成效,做实“以质定配,以效定供”,通过持续的组合内部结构调整,推动“优配置,提质量”的改革,不断提升各策略夏普比,实现组合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新获首批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做市产业链业务得到进一步丰富。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权益类销售及交易业务将继续深化“以质定配、以效定供”改革,通过买方投研体系赋能,深化“轻型化”“数字化”建设,优化合规风控运营管理机制,打造立体化证券投资交易体系,通过资产组合动态优化调整机制,以量化对冲、企业金融、权益做市三大基石商业模式为依托,持续将重建“三大基石商业模式”推向深处。2023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仍在延续,受海外加息预期波动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呈现震荡行情,主要指数和大宗商品波动率较2022年有所下降,股指期货贴水有所收敛。受市场环境影响,行业场外衍生品存续规模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平稳,跨境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业务规模持续提升,屡创新高,参考境外发达资本市场体量和衍生品规模,国内衍生品业务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上半年,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促进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起草了《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衍生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在规范衍生品交易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2023年上半年,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保持竞争优势,在市场震荡行情下,积极调整策略,克服多重挑战,实现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新增业务规模显著增长,并稳居行业前列。场外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投研赋能和金融科技赋能,形成持续迭代的对冲模型框架,提升对冲交易效率,降低对冲成本,持续向客户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产品创设,进一步做大场外期权业务规模;DeltaOne业务稳健发展,建立了拥有近2,300只股票的券池,满足客户融券需求;跨境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新增规模同比增长超三倍。场内做市方面,上半年公司新增多项业务资格,做市牌照数量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继续全面优化做市系统和策略迭代,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量化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强大的量化策略研发能力,以衍生品形式向客户持续输出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并配合多家金融机构完成定制指数的开发。公司立足衍生品定价和交易的专业优势,坚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推进金融产品创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行“乡村振兴公益附捐型”收益凭证产品;实施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为生猪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工具;设计跨境套期保值工具,为制造业企业的跨境采购需求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支持企业规避成本波动、做实风险管理。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和金融领域发展改革大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聚焦做强衍生品业务优势,为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公司将继续提升产品、定价、交易等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场内外衍生品交易及产品创设的一体化平台,持续利用衍生品为市场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财富管理及资产配置工具,为机构和专业投资者提供差异化、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结合下半年市场环境,公司将进一步健全和丰富产品体系,持续推进产品创新结构研发,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配置和交易需求,进一步扩大跨境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场内业务将继续优化做市系统的全链路性能,获得更多品种的做市资格;量化业务不断丰富策略指数研发,扩大指数产品化规模,形成自研特色指数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衍生品业务人才团队建设,努力发挥衍生品业务引领优势,协同公司综合业务发展。投资管理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以及私募基金管理等。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07亿元。2023年以来,受到监管规则趋严、股票市场震荡、固收市场波动、银行理财规模收缩等因素影响,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面临较多挑战。在后资管时代,资管新规实施5年后再次修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范性文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进一步促进形成专业稳健规范发展的行业生态。资管行业呈现公募化、主动化、标准化、权益化发展态势,券商资管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内外部分工协作持续深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申万菱信、申万期货、宏源期货开展资产管理业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持续推进主动管理能力提升和专业化改革,打造体系化的投研能力、专业化的产品能力及全方位的渠道能力。坚持主动促转型、调结构,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2,421.50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2071.08亿元(含专项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规模占比85.53%,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稳步提升。买方投研体系建设持续稳步推进,产品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业绩稳健可持续。专业化产品图谱不断完善,上半年新设集合产品数量在券商资管行业中排名第6。衍生品产品持续发行,衍生品赋能“固收+”成效显著。积极拓展大集合参公产品等普惠金融产品规模,公司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规模人民币188.5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48%,产品规模持续上升。渠道布局加速推进,在国有股份制大行、理财子和核心互联网渠道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扎根深耕。ABS业务以积极践行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发挥资产证券化专业优势,创新开展各类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助力中小微企业高效融资,报告期内ABS承销单数市场排名第12。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取得经营业务许可证相关工作。体系、拓展并优化销售网络、全面深化金融科技建设,完善资管子公司各项制度,严控风险底线,夯实业务基础,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推动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净财富的快速增长,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十分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报告期末,全部153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在管的公募基金产品约10,980只,净值总规模超人民币27.69万亿元(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2023),公募基金已经成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工具。根据报告期内新发公募基金情况,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权益被动化趋势凸显,指数头部化趋势加剧。经营举措及业绩:公司主要通过申万宏源证券、申万菱信和富国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积极切实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以资产配置与增值、投顾服务、金融科技为抓手,构建高质量客群服务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基金投顾业务顺应大财富管理趋势,积极推进“卖方产品销售”向“买方资产配置”转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募基金投顾共上线个组合策略,存量客户人均委托资产达到人民币5.77万元,累计复投率达75%以上,部分中低风险组合盈利客户占比近90%。报告期内积极落实国家养老产业第三支柱发展使命,践行养老金融教育职责,走进上市公司、高校交流,并通过地方电台向公众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培育公众养老投资意识,服务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切实履行公募基金行业职责使命。申万菱信以持续建设完善的集研究、投资、风控于一体的关键假设平台为依托,有效发挥全面风险管理的“滑雪杖”作用,实现中长期投资业绩稳中向好。数字化战略推进方面,借助KAP(关键假设平台)赋能,提升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构建能力,中长期投资业绩继续保持在行业前列。产品布局方面,报告期内申万菱信共计发行10只公募基金和7只专户产品,稳步推进“美好生活”和“新理财”系列产品布局,力求尽快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理财替代和财富管理产品选择。此外,申万菱信切实发挥资产定价功能及普惠金融属性,一方面在主动管理过程中积极将居民储蓄与符合“科技强国”、“专精特新”国家战略的优质标的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切实服务普惠金融,截至报告期末旗下产品配置中小微企业股债规模合计超过人民币140亿元。富国基金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旗下公募、非公募产品的整体管理规模均较上年末实现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管理总规模超人民币1.43万亿元。非货币类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稳定保持在行业前列。公募基金业务中权益、量化、固定收益三大核心业务的投资业绩整体表现良好,在大型公司中排名居前。非公募业务方面,各类养老金业务保持较快发展,管理组合数及管理规模均创新高。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布局公募基金投顾业务,以买方投顾作为抓手提升客户体验,积极探索与银行、三方平台等渠道方面的业务合作模式。持续提升投顾服务专业化能力,以资产配置、投顾服务、金融科技为抓手,为客户的各种财富管理需求提供多样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其次,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转型意识,关注客户的长期“陪伴”服务。通过持续、全面的客户陪伴服务,提升业务的专业度与服务质量,构建更为全面、精细的客户服务体系,改善客户投资体验感,实现“与客户资产共同成长”的理念。申万菱信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并继续以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抓手推动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特色的塑造,稳妥做好各类风险防控与处置,聚焦买方投顾业务的模式创新,持续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积极打造以“一配置、二选基、再平衡”为特征的“一键投顾”业务。富国基金将继续协同发展各项公募、非公募业务,持续加强各项业务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客户体验。近年来,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推动私募股权行业兴起,叠加政策层面持续支持私募股权行业稳步发展,推动“募投管退”良性循环生态加速形成。报告期内,因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市场波动影响,募资、投资以及退出均受影响。公司健全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加强行业聚焦和区域聚焦,深化与重点产业机构等业务合作,不断加大项目开发力度,持续布局优质资产,有效服务战略客户、做大基金规模,积极支持科技自强和产业升级,扎实推进私募基金业务转型,全面提升全链条投资管理能力。宏源汇富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推进母基金、产业并购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业务开拓,新增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11亿元,积极储备优质股权项目;优化投后管理和赋能,强化与证券业务协同,积极推进已投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完成1单项目科创板IPO发行;发挥投资优势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支持金额达到人民币28.18亿元。申万投资设立涵盖PE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地方政府基金、并购基金、定增基金及夹层基金在内的全品类股权投资基金,通过更为灵活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股权、债权投融资服务。报告期内,申万投资充分发挥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平台的作用,聚焦智能制造、TMT、医疗大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四大投资赛道,以“成长性”为投资逻辑,采用PE+产业集团、PE+政府投资平台等“PE+”业务模式,赋能产业集团、政府投资平台扩规模、建生态和布局新兴产业,并提升行业的整合能力,为客户获得更好的财务回报。2023年下半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持续推进专精特新基金的设立,积极设立区域基金,丰富基金产品线,不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以及“研究+投资+投行”协同,进一步梳理区域、行业投资核心逻辑,高质量做好基金募集与运维,基金投资,以及投后与退出管理工作。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监管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的分析,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因素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和创新业务风险等。公司市场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自营投资业务、自有资金参与的资产管理业务等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各项投资业务总体经受住了市场下跌的考验。期末,申万宏源证券自营投资业务VaR(1天,95%)为人民币2.11亿元。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增长动力减弱。我国面临内生动能不足、出口持续承压、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市场风险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密切关注经济金融演变趋势,针对年内权益、固收、商品市场的震荡波动行情,加强宏观及行业前瞻性研判,加强对大类资产风险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及时做好主动应对。2.严格执行自营投资、自有资金参与资产管理等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指标。3.优化量化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包含在险价值、贝塔、波动率、希腊字母、利率基点价值、久期和投资集中度等风险计量指标,结合压力测试和敏感性分析等多种方法或工具进行计量评估。4.规范模型全流程管理机制,强化模型验证和模型风险评估,采用VaR和压力测试等方法分析和评估市场风险并定期对模型有效性进行回测。5.对风控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和分级预警,逐日计量和监控市场风险限额相关指标,对公司整体市场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6.在重大投资项目开展前,严格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并由风险管理部门独立出具风险评估报告。信用风险敞口主要分布在融资类业务(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固定收益自营业务、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和非标投资等领域。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在违约常态化背景下,信用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持续优化公司及子公司统一的内部评级体系,加强对业务主体的准入管理,具有信用风险敞口的业务主体均需满足公司统一内评准入标准,并推进境外主体内部评级项目的建设。2.实行统一的、以实控人为主体的同一客户管控机制,实现了公司及子公司范围内的同一客户统一授信。3.对全市场负面舆情信息进行监控,结合二级市场价格、主体利差、隐含评级等信息建立违约预警机制,并将监控预警结果运用到评级结果更新、授信额度调整、负面清单准入限制等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全尽职调查机制,重点核实原始权益人真实的经营状况、信用资质、关联关系等,以及基础资产的合法性、真实性、现金流稳定性等,强化审核决策,严格落实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持续跟踪项目存续期状况,发现风险隐患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信用违约风险。5.建立风险资产违约处置管理流程,根据违约事项的具体情况,通过担保品追加、担保品变现、提前了结合约、诉讼追偿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置、处理和化解信用风险。针对流动性风险,公司不断完善流动性储备管理体系,加强对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总量和结构管理,当前流动性储备较为充足。同时在考虑宏观市场环境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各期限资产比例、平衡债务到期分布、提升融资渠道多样性、优化负债期限结构、动态监测现金流缺口、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演练等,有效防范了流动性风险的发生。报告期内,申万宏源证券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率(NSFR)两项流动性监管指标均符合监管标准。当前受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全球和国内资本市场震荡加剧,国内宏观政策和资金面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公司业务条线资金使用波动性亦加大,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面临挑战。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动态跟踪海外货币政策变化,深入研究海外主要经济体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国内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做好全面资本规划,不断优化公司优质流动性资产结构,保障公司业务资金需求及债务到期偿付。2.在保持现有融资渠道畅通基础上,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拓宽融资新渠道,不断提升公司债务融资管理能力。3.加强流动性风险状况动态监控,持续跟踪和评估流动性监管指标、现金流缺口、流动性储备等信息,开展流动性风险预警工作。4.优化流动性风险计量模型,提升对公司业务现金流的变动预判和缺口分析能力。5.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评估业务规模大幅扩张、市场极端变化等情况下的流动性压力,并加强对场外衍生品业务流动性风险的压力评估,提前做好流动性冲击的应对预案。6.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将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等情景纳入演练,评估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应对能力,不断完善流动性应急预案,增强公司应对流动性危机的能力。操作风险分布于公司各项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中,主要源于人员操作差错、系统缺陷、流程不完善及外部事件等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因人员操作差错、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等因素引发了一些操作风险事件,个别事件引发客户投诉及索赔、账户透支、监管关注等。相关风险事件发生后,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化解风险,较好地保证了公司业务正常开展;同时通过优化复核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完善系统缺陷、开展业务培训等措施,防范同类事件再次发生。随着公司业务种类不断丰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人员增长、信息系统广泛运用以及监管全面趋严等,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也随之增加,给操作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2.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前瞻性,深入开展操作风险评估,将外部发生的典型风险事件、监管重点关注事项等作为关键风险点纳入相关单位的操作风险自评估表,通过以案为鉴,检查是否制定相应风险防控措施,提前发现风险隐患并加以控制。3.不断完善业务系统前端控制功能,梳理分析各业务环节中操作差错频发、易发的节点,对重要环节实施系统管控,减少人工操作。4.加强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功能验证及日常监测,并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5.持续开展典型风险案例宣导及业务培训,加大员工差错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意识。公司整体经营和各项业务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政策等变动会影响证券市场走势,从而对证券公司经营和业务发展产生直接而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以全面注册制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步伐持续深入,监管机构发布一系列监管政策,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管理规则,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强调业务规范发展,对证券公司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六稳”“六保”相关要求,助力稳经济增长,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2.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动态的研究与分析,采取主动应对措施,适时调整风控政策和业务策略,切实防范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3.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变动趋势,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针对主要业务相关的监管政策进行分析解读,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员工的政策敏锐度。4.严格落实有关监管规定,完善相关业务制度机制和系统建设,加强风险管控力度,保障业务健康发展。报告期内,立法部门、司法机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监管系统及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组织,陆续出台多部法律法规、司法政策文件、监管规定及行业自律规则等,全面强化证券公司经营管理主体责任;证监会系统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券商的监管检查力度,不断扩大监管检查的覆盖面,坚持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同时,人民银行加大对券商反洗钱处罚力度,司法判处券商承担赔偿责任的案件不断出现,法律合规风险防控持续面临压力。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3.持续加强重点业务、重点领域的合规审查,配合做好监管检查并强化合规自查检查。4.全力化解信访、投诉纠纷等风险事件,做好重大案件应诉和风险项目处置工作。5.落实反洗钱等监管要求,持续优化反洗钱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洗钱风险评估机制,并做好反洗钱现场检查配合和后续整改工作。6.持续加强法律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员工执业行为、廉洁从业、信息隔离、利益冲突等合规管理。8.加强监管沟通,把握监管态势,深刻领悟监管会议精神,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公司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积极稳妥开展业务创新。当前金融行业和公司的创新业务结构和产品类型日趋复杂,创新业务风险进一步显现,相应的风险管控机制、标准等需要加强。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公司及主要子公司设立相关专业委员会负责公司创新业务的审核,协调跨部门、跨条线创新业务开展,切实加强创新业务把关。2.修订完善与创新业务配套的相关制度,强化对创新业务人才储备,确保在制度、人才等配套措施到位的基础上稳步开展创新业务。3.加强子公司新业务、新模式、新产品等事项管理,纳入公司分级评审决策体系,在子公司一级评估的基础上,由公司风险管理等部门进行二级评估审核,加强新业务方案评审,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业务发展。4.将创新业务风险监测预警纳入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不断根据业务运行情况,动态调整控制阀值。5.加强创新业务系统建设,持续完善业务管理、风险监控等系统功能,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对业务支持保障作用。6.建立创新业务回溯评估机制,对创新业务发展目标、运行情况、风险收益、风险管控措施有效性等进行跟踪回溯评估,将其纳入年度风险管理绩效考核,不断完善创新业务风险管控措施,推动创新业务稳健开展。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声誉风险事件,保持了稳定良好的运营环境。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公司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声誉风险管理框架、职责分工、管理要求等。2.遵循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明确了声誉风险报告协调机制、识别评估机制以及应急处置机制。3.通过有效的舆情监测,对舆情实施分类分级管理,能够在日常经营及管理中能够主动发现和化解声誉风险,积极稳妥应对各类声誉风险事件。公司开展跨境衍生品业务和大类资产指数业务,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持有以港币为结算货币的资产,香港子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持有外币或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均面临一定的汇率方向性风险或波动率风险。公司通过加强对汇率走势的分析和研判、设定外汇风险敞口限额,探索采用外汇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方式进行汇率风险对冲,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期末公司外币净敞口占总业务敞口的比例较低,汇率风险总体较小、可控。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标签:
相关推荐
  • 以赋能业务发展为核心 券商积极投入数字化基建
  • 申万宏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一文读懂QMTPTrade的交易特点及场景
  • 私募行家 技术决定未来:量化投资机遇前瞻探索
  • 申万宏源证券提升主经纪商服务 首次发布“SWHYMatrix”极速交易平台
  • 恒生高性能又双叒叕迎新伙伴!
  • HTS2:强者恒强多个项目接连落地
  • 零接触零跑腿电子签名科技助力全国多地精准“战疫”
  • 安徽:公民电子签名签章同等有效
  • 提醒 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安徽这8类证照全部电子化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9-2026 安信10注册_安信10娱乐平台招商【首页】hwdn521.net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
    友情链接: